
114年同志公民活動:當我們一同變老
臺灣同性婚姻自108年5月24日合法化至今,同志在婚姻與育兒成家已有一定進展,然而在同志多元議題中,老年同志的面貌及需求長期較少受到關注。114年我們以「老年同志」為主題,邀請大家一起思考:同志對老年生活的想像與異性戀一樣嗎?如果進入缺乏性別意識的長照環境,老年同志會發生甚麼?不論公共衛生、老人社會福利及長期照顧等政策,都需要先看見老年同志,才能提供更具多元性別意識的友善服務。
透過趣味測驗作為輕鬆入口,網站內容涵蓋老年同志生命訪談故事、國外的彩虹長照典範、介紹老年同志影音及書籍,也歡迎熟年同志投稿提供你走過的獨特故事,邀請大眾重新思考「年齡」、「身分」、「關係」之間的多元樣貌與可能性,帶領使用者一步步進入老年同志的生命議題 。
電影放映 X 議題論壇《《《 立刻線上報名參加
當天將放映紀錄片《沉默世代》,帶領觀眾從6位住在波士頓地區LGBT長者的視角,看見老年同志的處境;電影放映後,邀請6位來自性別運動、學術與照護實務的講者,共同探討:「老年同志的生命經驗與被隱形的處境」、「性別友善照護與家庭支持」、「如何在高齡社會中打造更包容的社會網絡」,一場下午茶的時間,輕鬆就議題開啟對話,共同創造對友善彩虹老年社會的想像!
論壇地點|樹心會館(台北市萬華區中華路一段174-2號)
論壇時間| 2025年11月8日(星期六) 13:00-17:00
活動費用|免費報名,當天將備有小點心,歡迎來看電影喝下午茶!
同志單身聯誼
尚在規劃中,預計11月開放報名,單身的朋友敬請期待一場心動相遇!
聯誼日期|(暫定)12月6日下午
聯誼費用|免費報名
聯誼人數|女女場、男男場各30人

113年同志公民活動:愛情的模樣-同婚五周年紀念市集活動
臺灣同志婚姻合法化邁入五週年,本局113年同志公民活動「愛情的模樣-The way we love同婚五周年紀念市集活動」,由本局、台灣同志諮詢熱線協會及台灣彩虹平權大平台協會合作,規劃彩虹市集與慶祝表演,並延伸系列活動包括議題講座及同志聯誼,營造友善同志環境。
愛情的模樣-The way we love 同婚5週年慶祝派對暨彩虹市集活動
於113年5月25日在臺北101水舞廣場,以「愛情的模樣」為主題,規劃由性別倡議團體、性別友善選物品牌打造的彩虹市集與表演活動,搭配藝術拼貼工作坊,及議題互動拍照裝置,以過去、現在、未來與節點,帶⺠眾⼀同「回憶同婚五年」、「看⾒同志家庭與伴侶⽇常」、「看⾒同婚未來」,跨越性向差異,在活動中共同討論對愛情、伴侶及家庭的多元想像,本活動約1,600人次參加。
認識同志及同志家庭講座
辦理延伸同志議題講座共兩場,第一場邀請具生養經驗的同志伴侶、陪伴同志成家的倡議團體,分享海外人工生殖及養育經驗談;第二場由臺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分享同志成家案例與資源,結合拼貼創作工作坊,引導民眾探索對於家庭圖像的期許, 2場次共43人次參加。
同志單身聯誼活動
與雞湯來了家庭教育團隊合作,活動結合桌遊及香氛DIY工作坊,提供單⾝同志朋友擴展社交⽣活領域,促進互動交往機會,共80人次參加。

112年同志公民活動:無邊際彩虹-跨國同性伴侶追愛之路
112年辦理「無邊際彩虹—跨國同性伴侶追愛之路」系列活動,由本局、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及彩虹平權大平台共同辦理,系列活動包含圖文徵件活動、展覽、彩虹市集園遊會,加深社會大眾共鳴,營造友善同志環境。
「在臺跨國同性伴侶日常」攝影圖文徵件及宣傳影片錄製
為系列展覽活動前舉辦圖文徵件活動,透過跨國伴侶在台生活的日常故事素人視角之照片與故事,呈現跨國伴侶之間最真實的相處狀況,共計12組伴侶參賽,並邀請獲獎伴侶錄製宣傳影片,於市府相關管道推播,深化大眾共感。
「無邊際彩虹—跨國同性伴侶追愛之路」展覽
於西門紅樓中央展區展出,並以邊境檢查為概念,介紹跨國同性伴侶在中央擴大國人與跨國同性伴侶婚姻適用範圍前後,同婚權益的變化與未竟之事,並展出圖文徵件照片與宣傳影片,看見跨國伴侶如何在台攜手相伴、落地生根,共計1萬8,000餘人次觀展;同時提供展覽內容英文版,供外國旅客觀展使用,索取人數約412 人次。
彩虹市集園遊會
於112年10月14日在西門紅樓北廣場,邀請人權、性別、環保、藝術文創等NGO團體及同志友善商家設置創意彩虹市集,共設有20座攤位,計800人次參與。

111年同志公民活動:彩虹上的家-同志家庭的未竟之路
同婚合法化後,並不代表婚姻平權之路已建設完成,也不代表成家就此變得簡單。111年同志公民活動由本局、台灣同志家庭權益促進會及彩虹平權大平台於松山文創園區共同辦理「彩虹上的家—同志家庭的未竟之路」展覽,讓觀展者了解同志成家會遭遇的難題;另辦理彩虹市集,邀請人權、性別團體及彩虹商家擺攤,推廣教育、諮詢服務及議題小遊戲等,向市民傳達平權概念與價值。
「彩虹上的家—同志家庭的未竟之路」展覽
展覽分成四大區域,分區講述同婚過後,尚未完善的同志家庭權益,包括「跨國同婚」、「人工生殖」、「無血緣收養」三大主題。透過展覽,讓一般市民了解同志成家會遭遇的難題、跨國同志伴侶隔岸相望的無奈,看見渴望擁有孩子的準家長,如何面對重重法律關卡及阻礙,重新思考家的價值及定位。
展覽期間更邀請「療癒師的癒兒日誌」—李詣琦、偉伶和小女兒瑩瑩來到展覽現場,分享同志成家故事。
藝術工作坊
開展前舉辦藝術工作坊,歡迎各種同志家庭參加,無論是1大2小、2大1老、2大1狗、1大2貓...等等,任何可能的家庭組合都可以一同來打造理想的家。在藝術家謝佑承、馬維元引導下一起梳理生命經驗、説説家的故事,想像家的場景和角落,將期許注入這座城市之中。
藝術工作坊分為上午場及下午場,上午由專業室內設計師分享同志家庭如何打造房屋的案例,再一起分享關於「家」你最印象深刻的一句話,用一句話回溯往上往下的時光,謄寫出一段故事對話的劇本。下午場製作簡易家的模型,規劃室內空間、組建理想中的家。現實中有關家的可能與不可能,都可以出現在一方小小的模型中。家家戶戶的模型最終會集結成友善願景社區,呈現人人宜居的環境。
彩虹市集園遊會
為了呼應展覽主題,我們利用展期間的一個週末,以市集方式推廣「同志成家」的延伸議題,以「性別」、「兒少」、「人權」作為三大主題發展 ,邀請24個非營利組織及彩虹商家共襄盛舉 。除了展現各團體一年來的運動成果之外,一年一度的台灣同志遊行也將於10月舉辦,希望可以維持議題熱度,集眾人之力,向社會傳達平權的價值。

110年同志公民活動:認識跨性別
跨性別者議題及需求逐漸受到關注,110年同志公民活動以「認識跨性別(Transgender)」為主題,辦理跨性別藝術剪紙工作坊、建置跨性別網站,並印製認識跨性別摺頁,讓社會能藉此接觸與了解跨性別議題。
跨性別藝術剪紙工作坊
藝術剪紙工作坊《融融計畫》在藝術家吳耿禎的引導之下,學員們透過剪紙和繪畫探索自身,一步步拼貼出不同的生命故事與性別認同的形狀;以童年記憶為起點,尋找各自獨特的生命樣貌。邀請跨性別朋友及其親友家人參加,參加人數共計13人。
跨性別網站
網站包含認識跨性別基礎介紹、大事紀、常見疑問、跨性別者日常生活故事及臺北市政府友善措施,提供跨性別者本人、親友及其他市民查閱;另與GagaOOLala影音平台合作跨性別選輯專區網站,提供跨性別精選影片期間限定供大眾觀賞。

109年同志公民活動:晚輩圖產生器
因應Covid-19疫情影響,舉辦20年的臺北市同志公民活動改採線上方式舉行,適逢中秋佳節,回應長輩們的佳節問候常常是晚輩或是孩子的煩惱,本局製作「來!我跟你說—晚輩圖產生器」線上遊戲,透過蘊含多元性別元素的背景及文字 ,遊戲者可以創作出獨一無二的晚輩圖,回應長輩父母關心,讓世代溝通拉近距離,並傳遞多元性別及貼近同志生活日常的觀念。
(108年以前活動待更新,敬請期待!)

![我的E政府 [另開新視窗]](/images/egov.png)
